创新科技
INNOVATION

BIM专题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> 科技创新 > BIM专题

BIM专题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瑞森建筑—学习、应用并推广BIM技术

 

 

前  言

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(即建筑信息模型)。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,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,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。BIM技术核心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,实现信息共享,BIM的作用是使建筑项目信息在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和运行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充分共享、无损传递,为多方协同工作提供坚实基础,促进建筑全产业链的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变革,加快建筑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升级。

《2011-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》指出,要加快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,这为推动建筑业信息建设指明了方向。

 

一、建筑业发展对信息化技术提出更高要求

(1)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:传统二维CAD设计通过平面、立面、剖面线条表达建筑构成,但现在工程项目日趋复杂,建筑形式各异,复杂的造型如何进行准确的图纸表达和专业协同,传统靠人脑想象图纸已不切实际。而BIM可以提供可视化思路,让以往蓝图上线条构件变成三维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面前。

(2)项目管理难度大:工程项目复杂及技术难度增大导致工程项目数据量大,各岗位间数据流通效率低、团队协作能力差,从而使项目管理难度加大。项目管理各线条获取数据难度大,项目海量的工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项目进度、成本、质量的精细管控。

(3)业务模式转变:建筑业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,产业结构正从单一的房建施工业务向房建、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产开发复合结构转型。“建房”到“建城”的转变打通了勘察、规划、设计、开发投资、施工运营的那个环节,为更好整合各环节,迫使我们必须开展基于BIM的城市微环境生态模拟及建筑全生命周期管控。

(4)建筑信息化必然趋势: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《2011-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》,提出“十二五”期间,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及应用,加快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总体发展目标。

二、建筑企业推动BIM技术的基本思路

针对建筑行业实践性强以及以项目为载体的特点,提出以“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的精细管控”为目标,强化团队建设、制度建设和软硬件建设,突出BIM技术与项目相结合,着力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。

具体目标是:

(1)规划阶段:基于微环境生态模拟评估与三维仿真实现与传统规划方案的设计、评审、优化结合起来。

(2)设计阶段:基于3D参数化设计提高协同设计及优化分析能力。

(3)施工阶段:根据我国施工管理特点和实际需求,提出工程施工BIM应用的技术架构、系统流程和应对措施,提供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。

(4)运营阶段:实现资产管理、空间管理、建筑系统分析及灾害应急模拟等。

三、建筑企业推广BIM技术的重点工作

(1)强化BIM技术对企业发展重要性认识:BIM技术促进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变革,BIM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,实现对城市微环境生态模拟与评估,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提供辅助决策支持;基于参数化的BIM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,三维模型缩短了各方沟通时间;基于BIM技术的虚拟建造等技术降低了施工阶段返工,提高了施工质量,消除了安全隐患;BIM技术为后期运营管理提供了精确、大量的设施信息,为人群行为、疏散模拟、能耗模拟、应急预案、环境模拟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 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共享差、对未来预测不足等问题,采用基于BIM模型这一平台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,避免各专业系统间信息断层,解决传统的基于纸质的链状传递过程中信息延误、缺损等问题,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,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升级。

 (2)建立健全保障机制:瑞森建筑建立了公司级和项目级两级BIM工作站,明确了工作站技术推广、技术研发、技术服务职能,制定了企业BIM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,制定了BIM人员、成果管理办法,梳理了个人流程、团队流程和项目工作流程,出台了有关政策,要求项目实施中增加BIM应用要求,创造BIM应用需求,作为培育和锻炼BIM人才的有效途径。同时强化BIM应用激励政策,拓展BIM人才发展渠道,吸引更多技术和管理人员积极学习BIM理论知识和提高软件应用能力。

 (3)强化团队建设:瑞森建筑选择BIM应用团队建设作为推广BIM着手点,坚持“以学促产、以产带学、产学联动”的培养模式,先后以临清市供电公司综合楼工程、艰苦奋斗中心纪念馆、农科院实验楼一期工程为试点项目,在项目点开展BIM技术应用培训,大力培养学员,现有2个项目级工作组,1个公司级工作组,初步形成了企业BIM建模及初级应用能力。

(4)加大软硬件建设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,互相依存,确定软件之后,考虑应如何配置硬件。BIM技术应用是基于该技术的诸多建筑工程应用软件。软件之间彼此交互性较差,功能尚不完善,要提高BIM全生命周期应用,尚需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等。此外,对于一个项目团队,可以根据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,配置不同硬件,形成阶梯配置。

四、农科院实验楼一期项目BIM技术实施案例。

主要实现以下效能:

(1)模型漫游:传统技术手段无法直观展现建筑全景,通过计算机虚拟技术,以BIM的真实模型为基础,在虚拟的空间进行模型漫游,可以直观展示任意位置所见(见下图)。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估任意位置景观可视度,从而为项目的整体评估提供全面、科学的依据

(2)碰撞检查:通过运用BIM技术对建筑、结构、设备等各专业进行空间碰撞检查,快、全、准、省地检查出错、漏、碰、缺,并形成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,能及时调整设计,避免了返工及材料浪费现象,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,节约了业主因此而增加的资金投入。

(3)高效场地管理:三维场地布置立体、直观、形象,能直观的检索场地布置的合理性及利用率,有效的保证了现场文明施工,土地资源紧缺,全民节能绿色的时代,为业主减少不必要的场地投入。

(4)直观技术交底: 针对工程特点,构件空间关系定位等问题,建立模型,指导施工。三维可视节点图直观,钢筋尺寸和定位准确,便于直接指导施工,同时可以对节点处进行钢筋碰撞校对。

(5)仿真施工模拟:利用BIM技术对技术、质量、安全等各条线人员进行4D可视化交底,确保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前吃透技术难点,掌握质量、安全标准及要求,提前预知施工重点及注意事项,保证施工顺利开展。

(6)精准工程量计算:在传统方式下,工程量计算工作大约占造价人员50%~80%的精力,并且工作繁琐,有时会难度很大,但是基于BIM技术,可以通过模型切割,瞬间完成工程量计算工作,准确快捷的得出各项数据。同时运用BIM模型,进行预算量与实际量对比分析,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,对于数据变化大的项目及时查找并解决问题,实现精细化管理,对每阶段精细管理推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原因,提出措施,不断改进,使精细管理不断完善、不断深化。

(7)管线综合优化:利用BIM技术,虚拟排布机电管线并进行优化,机电施工班组熟悉机电各专业BIM模型,依据模型中管线的虚拟排布位置,指导实际施工,做到施工后综合管线走向准确,相互协调统一,给人美观舒适的感觉。

(8)质量安全便捷管理:利用移动终端采集现场数据,建立现场质量、安全数据信息,并与BIM模型及时关联,让现场质量、安全状况完全可视化,让所有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工程整体实际情况,足不出户,一切情况了然于胸。

(9)方便运营维护:基于BIM的信息集成系统平台,完工后将工程三维模型及其相关信息(包括设备参数、质保书、设备维护资料等方面)导入系统中,交付业主一个虚拟的数字化大厦,为大厦运营期间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全面、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技术支持,发挥BIM对于业主方最大的效益。

 

 

结  语

 BIM技术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“十二五”期间重点攻关项目。基于BIM技术,瑞森建筑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:

(1)智慧建筑。伴随BIM相关技术的集成与创新,传统建筑与移动技术、无线射频等技术不断融合,建筑将具有智慧,从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运营、拆除过程中的建筑信息可以实现毫无保留的存储,建筑也将被赋予记忆,建筑通过传感技术对建筑安全、质量等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,随时、随地、随需与人进行智能互动。

(2)智能协同平台。 建立和完善信息标准体系,强化功能应用开发,通过BIM技术形成信息协同平台,实现该平台与设计施工系统、工程项目管理系统、知识管理系统与辅助决策系统集成,打造智能协同平台,提升企业管理水平。

 (3)智能化施工与绿色建造。 通过BIM技术与住宅产业化结合,打造设计、工厂制造、现场安装一体化,提升数字建造技术,实现建筑住宅智能化施工;利用BIM技术虚拟仿真及信息集成优势,对城市微环境与单体建筑进行生态模拟与三维仿真,提升绿色建造技术水平。

 

 

山东瑞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(C)2010